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uthor | 林灼榮 | |
dc.contributor.author | 康家維 | |
dc.contributor.author | 吳秀真 | |
dc.contributor.author | 徐啟升 |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張國雄 | |
dc.date.accessioned | 2020-08-25T07:51:03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0-08-25T07:51:03Z | - |
dc.date.issued | 2007/01/01 | |
dc.identifier.issn | issn18190917 | |
dc.identifier.uri | http://dspace.fcu.edu.tw/handle/2376/2626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文旨在利用 1999 年至2003 年間之台灣資訊電子產業 (IE) 上市上櫃公司資料,衡量廠商西進及品牌開拓潛能對營運績效 (技術效率、資產報酬率及Tobin’s Q) 之影響。在實證模型上,首先利用非成對t 檢定進行營運績效差異性分析;其次,建構迴歸模型,利用廠商各年度廣告密集度與研發密集度來衡量廠商品牌開拓潛能,進一步分析廠商採行西進策略及品牌開拓潛能對營運績效之衝擊效果。茲將實證結果,歸納如下:(1) 就_x000D_ 年度趨勢分析,顯示台灣IE 產業,其技術效率呈現遞增趨勢,而資產報酬率則以2000年最高並呈現S 型,但Tobin’s Q 則呈現衰退現象。(2) 同時採行西進且具品牌開拓潛能之樣本廠商,其技術效率顯著低於採其他策略之廠商 (無西進或不具品牌開拓潛能之樣本廠商),其資產報酬率亦略低於採其他策略之廠商 (但不顯著);但其Tobin’s Q 卻顯著高於其他廠商,顯示西進投資與品牌開拓有助於提昇樣本廠商之成長機會。(3) 整合上述訊息可知,台灣資訊電子業在面臨微利趨勢,除了可進行內部資源重配置以提升技術效率外,並可藉由西進大陸投資與開拓品牌,而提升其長期績效,但需承擔海外投資、廣告費用與研究費用等鉅額支出,所帶來短期績效下滑之風險;換言之,台灣資訊電子_x000D_ 業在進行廠商西進與品牌開拓時,必需先行承擔海外與品牌投資劣勢 (liability of foreignness and brand investment) 之營運障礙。 |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逢甲大學 | |
dc.format.extent | 32 |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
dc.relation.ispartofseries | 經濟與管理論叢 | |
dc.relation.ispartofseries | 第3卷第1期 | |
dc.subject | 台灣資訊電子產業 | |
dc.subject | 廠商西進 | |
dc.subject | 品牌開拓潛能 | |
dc.subject | 營運績效 | |
dc.title | 台灣資訊電子業廠商西進、品牌開拓潛能與營運績效之攸關性研究 | |
dc.type | 期刊篇目 | |
分類: | 第 03卷第1期 |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 DSpace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